- 發布時間:2022/9/22 10:11:03
- 來源:豪森藥業
- 字號:
發布時間:2022-09-16 14:53 來源: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財務司、原材料工業司、工信微報
工業和信息化部今日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八場,主題是“推動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黃利斌,財務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翁啟文,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馮猛出席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答記者問。發布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副主任趙榮貴主持。以下為發布會文字實錄。
趙榮貴: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推動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出席發布會的有: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黃利斌先生,財務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翁啟文先生和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馮猛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我是本場發布會的主持人,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趙榮貴。
首先,請黃利斌司長作介紹。
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黃利斌: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對我國工業綠色發展事業的關心和支持。很高興今天和我的同事們一起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綠色發展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之策,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途徑,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大力開展節能節水行動,加大資源綜合利用力度,堅決打好工業領域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綠色生產方式正在加快形成,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在工作層面主要有以下幾項措施:
一是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初步在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建立落后產能退出長效機制,鋼鐵行業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間1.5億噸去產能目標。新興產業壯大發展,2021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15.1%和33.7%,較2012年分別提高了3.3和1.9個百分點。
二是著力提升工業能效水效水平。工業是用能用水大戶,也是資源能源消費低碳轉型的重點領域。我們積極推進工業能效、水效提升,加大工業節能監察力度,廣泛開展“節能服務進企業”,打造重點行業能效、水效“領跑者”,系統推進工業節水增效,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十三五”分別下降28%和16%的基礎上,2021年又進一步下降5.6%。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在“十二五”“十三五”分別下降35%和近40%基礎上,2021年進一步下降7.1%。
三是推進工業資源循環利用。我們實施廢鋼鐵、廢塑料等再生資源行業規范管理,培育近800家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行業骨干企業,已經成為保障我國資源供應安全的重要力量。我們積極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已建成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超過1萬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
四是加大綠色技術裝備產品供給。我們加強技術突破、標準引領、示范推廣,累計推薦節能技術裝備產品3561項、節水工藝技術裝備353項、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及裝備350項,推廣近2萬種綠色產品,培育國家綠色數據中心153個,逐步構建起從基礎原材料到終端消費品的全鏈條綠色產品供給體系。
五是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我們編制《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重大工程、項目為牽引,扎實推進綠色制造政策標準體系建設,打造了一批綠色制造典型,帶動綠色技術推廣應用、產業鏈供應鏈協同轉型,支撐起綠色制造的“基本面”,對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著力開展工業領域碳達峰“一個行動”,構建綠色低碳技術和綠色制造支撐“兩個體系”,推動產業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品供給綠色化、生產方式數字化等“六個轉型”,同各方一道共同推動“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事業邁上新臺階,支撐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我就簡單介紹這些,下面我將和我的同事們一起,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謝謝!
答記者問
中國財經報記者:綠色制造是從源頭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請問黨的十八大以來,工信部在推行綠色制造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取得的效果如何?工信部將如何進一步完善綠色制造體系,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黃利斌: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綠色制造是一種現代化制造模式,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的核心就在于推動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環境影響最小化。“十三五”時期,我們把綠色制造作為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出臺《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以重大工程、項目為牽引,以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建設為紐帶,帶動綠色技術推廣應用、產業鏈供應鏈協同轉型,支撐起綠色制造的“基本面”。截至2021年底,組織實施了300余項綠色制造重大工程項目,發布了184家綠色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制定綠色制造相關標準500多項,培育建設了2783家綠色工廠,223家綠色工業園區,296家綠色供應鏈企業,對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作出了部署安排。下一步,我部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著力從以下六方面深入推行綠色制造:一是建立完善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在梳理總結“十三五”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經驗基礎上,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制定出臺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的指導意見,統籌部署“十四五”綠色制造推行工作。二是構建綠色低碳升級改造政策體系。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統籌用好中央和地方財政、稅收、金融、價格等各類政策資源,形成多層次、多元化、一攬子支持政策體系,支持引導企業持續實施綠色低碳升級改造。三是完善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加強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綠色低碳標準體系規劃建設,充分發揮各行業標準化技術組織作用,加快相關標準制修訂。四是完善綠色制造標桿培育機制。建立完善綠色制造標桿培育機制,結合近幾年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培育建設工作,打造梯度培育的綠色制造領軍標桿。五是建立數字賦能綠色制造引導機制。推動利用大數據、5G、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數字孿生、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綠色制造領域的應用。六是深化綠色制造國際交流合作機制。依托現有多雙邊合作機制,圍繞工業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政策標準等方面合作交流,加強綠色制造國際合作交流。謝謝!
新京報記者:工業領域是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為推進工業領域的碳達峰,目前已經開展了哪些工作?請介紹一下圍繞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部署,工信部如何推動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
黃利斌: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工業是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點領域,對全社會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影響。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按照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部署,8月初,我們會同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制定了工業領域碳達峰工作思路和重點舉措,明確提出了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18%,重點行業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筑牢工業領域碳達峰基礎;“十五五”期間,工業能耗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基本建立起以高效、綠色、循環、低碳為重要特征的現代工業體系,確保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達峰。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緊緊圍繞《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等部署安排,著力推進“六大任務、兩大行動”的落地見效。“六大任務”:一是深度調整產業結構,二是深入推進節能降碳,三是積極推行綠色制造,四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五是加快工業綠色低碳技術變革,六是深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要綜合施策,深挖潛力,在保持制造業占比基本穩定、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以及滿足合理消費需求的同時,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貫穿工業生產各方面和全過程。“兩大行動”:一是重點行業達峰行動,聯合相關部門加快發布實施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分業施策、持續推進,循序漸進降低碳排放強度,控制碳排放總量;二是綠色低碳產品供給行動,著力打造綠色低碳產品供給體系,為能源生產、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領域提供高質量產品和裝備。謝謝!
每日經濟新聞:近年來,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產融合作工作,并取得明顯成效。為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確保工業領域“雙碳”目標如期達成,工信部在產融合作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翁啟文: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我部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開展產融合作工作,引導金融資源支持工業綠色發展。
一是加強政策牽引,系統謀劃支持方向和路徑。聯合“一行兩會”出臺《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立足“研發、生產、供應、消費、國際合作”提出8個重點支持方向和9個方面的政策舉措,包括建立工業綠色發展指導目錄和項目庫等。工業領域自身綠色發展的同時也在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別的行業綠色發展,工業自身綠和賦能綠為金融的商業可持續提供了空間,工業和金融業共享綠色發展成果。
二是堅持試點先行,探索產融合作新模式新方法。支持全國51個產融合作試點城市探索綠色金融改革創新,鼓勵率先開展碳核算、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為促進綠色產業鏈協同創新和穩鏈強鏈,我部開展“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和“補貸保”聯動兩項試點。目前,“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首批征集的大部分硬科技項目與綠色或賦能綠色相關,青島等地出臺了“補貸保”聯動相應配套政策,企業融資綜合成本有望降低1-3個百分點。
三是注重標準建設,開展轉型金融標準研究。工業領域,尤其是傳統碳密集型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融資缺口較大,需要更加靈活性、針對性、適應性的轉型金融支持。為此,我部牽頭組織了鋼鐵行業轉型金融標準研究工作,通過確立相關標準,引導金融機構創新轉型金融產品和服務,擴大對傳統行業綠色改造投入,目前初步形成9類39項標準,條件成熟后將公開發布。
四是依托平臺支撐,提升產融合作質效。為提升產融合作支持工業綠色發展質效,我部去年上線國家產融合作平臺,開設“工業綠色發展”專區,收錄綠色相關企業標簽數據,并實現與國務院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與生態環境部、科技部等部委相關數據共享。截至8月底,金融機構上線綠色金融產品81個,累計助企融資突破3000億元,其中綠色相關企業融資超過1400億元。
五是強化生態匯聚,協調多方資源協同推進。我部加強與金融相關部門協調配合,通過信息共享、政策協同、政府采購、績效導向、盡職免責等強化產融合作支持工業綠色發展效果。聯合多家金融機構設立制造業專項貸款,制定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將工業綠色發展作為重點支持領域。通過舉辦路演、培訓、論壇、會展等活動,促進各方交流、加強產融對接、凝聚發展共識。
推動工業綠色發展,離不開金融機構、有關部門和地方等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協同配合,尤其是我部相關戰略合作金融機構,在積極服務國家戰略中充分彰顯使命擔當。在此,我們對一直以來關注、關心和支持這項工作的金融機構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
下一步,我部將持續深化產融合作,引導金融資源為構建工業綠色低碳轉型與工業和信息化賦能綠色發展相互促進、深度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支撐。謝謝!
香港紫荊雜志記者:提升工業能效水平,對降低工業企業生產能源成本、二氧化碳排放,促進產業提質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請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能效提升進展如何?工信部在推動工業重點行業領域節能提效有哪些考慮和重點部署?
黃利斌: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堅持節能優先,把節能提效作為工業綠色低碳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采取積極措施,扎實推進各項工作。2012-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以年均2%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3%的工業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36.2%,為支撐工業用能需求和平穩發展、完成全社會能耗“雙控”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發布實施《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聚焦提高工業能源利用效率、推動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會同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制定發布《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工業能效提升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關鍵舉措,穩妥有序推動工業節能從局部單體節能向全流程系統節能轉變。二是推廣高效節能技術裝備。發布年度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能效之星”產品目錄等,在組織業內專家評審基礎上,累計向社會推介了3561項先進節能技術裝備產品。組織實施電機、變壓器等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提升行動,加大節能裝備產品供給和應用力度。三是加強煤炭高效清潔利用。聚焦重點用煤行業、領域,推動煤炭逐步向清潔燃料、優質原料和高質材料轉變。據初步測算,我國工業領域用作原料、材料的煤年轉化量超過1億噸標準煤。四是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2021年,我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比重超過70%,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將貫徹落實好《“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深入實施工業能效提升行動,統籌各項目標任務,積極推進工業用能高效化、低碳化、綠色化。圍繞重點行業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數字能效提檔升級等方向,推廣一批關鍵共性節能提效技術裝備,推動企業加快實施技術改造。統籌用好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不同能源品種,積極構建多能高效互補的工業用能結構。聚焦重點行業領域持續開展工業節能監察,實施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幫助企業發掘節能潛力,促進節能降碳、降本增效,為實現工業碳達峰奠定堅實能效基礎。謝謝!
新華財經記者:近年來,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對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有較大作用,其自身的節能與綠色低碳發展也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請問工信部采取了哪些措施促進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節能與綠色低碳發展?下一步準備開展哪些工作?
黃利斌: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數據中心、5G是支撐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和公共基礎設施,也是節能降耗的重點領域之一。為有序推動數據中心、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引導數字基礎設施加快節能與綠色低碳發展。“十三五”以來,我們向社會推薦百余項為數據中心、5G節能提效服務的先進適用技術產品。為打造典型標桿,發布三批共153家國家綠色數據中心。組織制定《數據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等能效標準,推動數據中心綠色升級。目前5G基站單站址能耗已比2019年商用初期降低了20%以上,全國規劃在建的大型以上數據中心平均設計電能利用比值已降到1.3。
下一步,將采取以下措施加快數字基礎設施節能降碳改造升級,科學有序推動全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一是強化政策引導。鼓勵開展“東數西算”,引導企業向氣候適宜、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區部署數據中心。持續發布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技術裝備產品推薦目錄及典型應用案例,加快數字基礎設施高效節能設備革新和技術應用。深入開展工業節能診斷服務,組織對數據中心、通信基站實施節能診斷,深挖節能潛力,促進節能降碳、降本增效。
二是打造典型標桿。會同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國管局、銀保監會、能源局等部門持續開展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發布生產制造、通信、互聯網、公共機構、金融等領域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及典型案例,加強綠色設計、運維和能源計量審查,帶動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三是完善節能降碳標準體系。加快推動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節能提效相關標準制修訂,支持開展信息通信設備能效、綠色運維、高效制冷等標準研制工作。組織實施國家工業專項節能監察,開展數據中心等能效監察,促進重點用能領域依法依規合理用能。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記者: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問題受到社會高度關注。請問工信部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保障退役的動力電池得到合理處置?
黃利斌: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動力電池退役量逐年上升。做好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對于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部堅持問題導向,會同有關部門發布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等政策,強化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監測,實施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管理,組織京津冀等地區和中國鐵塔公司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探索多元化回收利用模式。截至8月底,190余家汽車生產、動力電池綜合利用等企業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26個地市級行政區設立了10235個回收服務網點,同時,培育了45家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業,探索形成“梯次電池以租代售”“廢料換原材料”等一批新型商業模式,回收利用體系正在逐步完善。
下一步,我部將落實《“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等政策要求,著力推動以下工作:一是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加大監管約束力,強化電池流向管理,壓實各方主體責任。二是加大退役電池柔性拆解、高效再生利用等關鍵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力度,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提升行業技術水平。加快出臺一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抓好標準宣貫落實,強化標準引領支撐。三是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總結,遴選推廣一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成熟經驗和典型項目,鼓勵商業模式創新,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對接,引導各方高質量推進回收體系建設。四是持續實施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管理,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機制,培育壯大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業,推動資源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謝謝!
中國證券報記者:工信部近期將會同有關部門印發有色金屬、建材等細分領域碳達峰方案,目前進度如何?為推動原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碳達峰目標作出了哪些部署?
馮猛: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按照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總體部署,我部牽頭制定了有色金屬、建材行業碳達峰方案,擬于近期發布實施;同時配合制定了石化化工、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原材料工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也是工業綠色發展的主戰場,為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碳達峰目標如期實現,我們重點開展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梳理重點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情況。摸底調研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碳排放情況。開展典型企業碳排放“解剖麻雀”專題調研,分析全產品流程的碳排放和能耗情況,明確節能降碳潛力和著力點。組織遴選原材料工業“二十大低碳技術”,編制重點行業低碳技術路線圖,推動新工藝新技術推廣應用。
二是引導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編制建材、石化、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工業互聯網與鋼鐵行業融合應用參考指南”“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遴選建材行業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召開先進企業現場經驗交流會。
三是堅定不移優化產業結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格執行鋼鐵、電解鋁、水泥等行業產能置換政策,做好政策解讀和指導。編制實施《原材料工業“三品”實施方案》,促進產業發展模式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引導石化化工行業科學布局,推進化工項目進區入園,加快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開展光伏壓延玻璃產能風險預警,推動光伏壓延玻璃行業科學發展、合理布局。
四是推動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聯合有關部門制定促進新材料發展系列指導文件。搭建民機材料等上下游合作機制,引導整機牽引、產學研一體化協同攻關。健全新材料統計和標準體系。開展重點新材料首批次保險補償,推動190多個新材料產品進入初期市場。建設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測試評價等三類29個平臺。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中國之聲記者:今年1月,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請問工信部將怎樣進一步推動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黃利斌: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勢頭良好,技術裝備水平穩步提升,發展模式不斷創新,服務領域持續拓寬。據行業協會測算,“十三五”以來,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由2015年的5500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94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9.3%。同時也應看到,環保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仍存在部分高端裝備供給能力不足、先進環保裝備應用推廣不暢等問題。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全面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為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是統籌推進行業發展。聚焦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組織開展“補短板”“鍛長板”“聚優勢”“蓄后勢”四大行動,實現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產品供給能力增強、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發展模式轉型升級,力爭到2025年,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3萬億元。二是引導行業技術進步。滾動編制《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和供需對接指南,搭建裝備制造企業與需求用戶的有效對接平臺,支持核心技術攻關,強化新型裝備應用,加快先進裝備推廣。引導企業從設計制造單一污染物治理技術裝備向多污染物協同治理技術裝備轉變,滿足重點區域、重點流域系統治理需求。三是大力培育優質企業。引導環保裝備企業在細分領域精耕細作,不斷提高技術工藝水平和市場占有率,分層次打造一批符合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鼓勵產業基礎好、集聚特征突出的地區,優化產業鏈布局,培育形成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先進環保裝備產業集群。
中國電子報記者:十年來,隨著我國工業高速發展,大量工業固廢產生堆存,不僅占用土地,還具有環境風險。請問,工業和信息化部如何進一步提高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推動固體廢物“化害為利”?
黃利斌: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開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是貫徹落實《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部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實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轉型提升計劃,創建60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發布推廣350項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制定200余項行業標準,培育近800家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行業骨干企業,以政策、技術、標準為引領,大力推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探索資源型地區和大型產廢企業綠色轉型路徑。工業固廢已成為水泥等重要工業產品的有效替代原料,大宗固廢生產企業“以渣定產”等典型發展模式加快形成;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裝備集成化綠色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高,涌現出一批跨產業龍頭骨干企業,十年來,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取得積極成效。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一是貫徹落實固廢法等法律法規政策。總結凝練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經驗,推動再建50個基地,培育壯大龍頭骨干企業,充分發揮標準規范引導作用,用好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激勵政策,穩步提升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水平和效率。二是強化技術創新驅動。適時更新發布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技術裝備目錄,鼓勵開展復雜難用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攻關,推動行業新技術產業化推廣應用,激發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三是超前謀劃新興固廢利用路徑。聚焦退役光伏組件、風電葉片等新興固廢,強化技術創新和管理制度保障,積極研究部署綜合利用技術路線和產業路徑。謝謝!
趙榮貴: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大家再見!